澳反華智庫自曝“斷糧”,中方:它早已名譽掃地
本報特約記者 吳 鳴美國政府日前暫停大量對外援助資金,令包括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在內的反華機構有關項目被“斷糧”。此前,該機構中國項目負責人撰文警告美方資金凍結令反華生態體系“陷入危機”,呼籲美國或其他捐助方繼續資助其業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1日應詢評論稱,這家澳智庫“長期接受美國國防、外交機構及軍火商資助,服務於其背後‘金主’利益,炮製了大量涉華謊言”,“完全違背學術研究應有的職業道德操守,早已名譽掃地”。中方此前已多次揭露ASPI等機構和人員接受美澳政府資助編造涉華謊言抹黑中國。今年1月24日,特朗普政府宣佈立即暫停美國國務院現有絕大多數對外援助項目。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許多非營利組織證實,來自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機構的資金已停止。報道援引ASPI披露的信息稱,美國政府撥款約佔該機構資金的10%至12%。自2019年以來,該機構有關中國研究的資金約七成來自美國政府撥款。ASPI戰略與研究部主任凱夫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政府是中國相關主題研究的主要資助方,其他政府和支持者“因擔心惹惱中國政府”傾向於提供小額資助或極力避免資助聚焦中國的項目。目前因美方凍結資助,該研究所不得不停止與中國相關的研究和數據項目。ASPI“中國調查與分析”項目負責人貝書穎(Bethany Allen-Ebrahimian)2月初撰文叫苦,稱美方凍結資金立即影響到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美國數十家非營利組織,“員工紛紛失業,一些組織因缺乏資金而面臨倒閉,還有一些組織正在削減項目規模”。她呼籲美國立即解凍對這些組織的資助,同時向其他潛在金主喊話稱“這花不了多少錢,只要幾個捐助國捐贈數百萬美元”,否則將很難證明中國的“嚴重缺陷”。在她轉發這篇文章的社交平臺X帖文的評論區,有外國網民點出“這是一次大規模宣傳和操縱行動”,還有人諷刺道“哈哈,你這麼一說,好像這是一件壞事”“是時候該找份新工作了”。“此次其負責人在社交平臺‘自曝家醜’,再次暴露其在美方資助下炮製涉華謊言、污衊抹黑中國的反華虛僞本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有關報道評論稱:“希望澳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明辨是非,共同聲討和抵制其炮製、傳播虛假信息的醜陋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