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掘進機變身400萬元專用“金剛”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毛濃曦 通訊員張輝)“這臺矸石填充車前身是一臺報廢的掘進機,本來準備當廢銅爛鐵處理,評估價值只有2萬多元,但經過技術改造變成了新型礦井生產裝備。”近日,在陝煤集團黃陵礦業機電公司機修車間,技術人員正在對變廢爲寶的鋼鐵巨獸進行最後的整機調試。

原來,黃陵礦業廢舊物資存放站堆放了不少報廢設備,在很多人眼裡,這些設備只能當作廢銅爛鐵處理,而在機電公司技術人員眼中,這裡面有不少“寶貝疙瘩”。在礦井生產中,“矸石不升井”是一條重要的環保理念,而落實這個理念,離不開專用設備井下巷道矸石填充車。而採購一輛這種專用車,市場價在400萬元以上,而該專用車的基礎部分與掘進機差不多。

能不能將報廢的掘進機改造加工成矸石填充車?該廠技術人員着手對報廢掘進機進行“量體裁衣”。爲設計出符合礦井生產需求的裝備,大家連續多天到井下對巷道尺寸、煤層高度、現場作業環境進行測量、觀察,聯合裝備廠家設計技術圖紙、研討難題、優化方案……經過一個多月的再優化改造,一臺集破碎收料、傳導運輸、智能操控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矸石填充車“變身”成功。

“整臺裝備行走部位、傳動部位和控制系統都是技術人員自主改裝製造完成的,全車消耗的鋼材量達13噸。”裝備改裝技術負責人朱海偉說。

“我們通過廢舊物資再改造,僅花費100多萬元讓報廢掘進機實現了二次再利用,爲公司節約採購成本200多萬元,不僅盤活了報廢設備資源配置,又填補了自主研發裝備的技術空白,同時歷練提升了技術團隊的設備再製造能力。” 該公司經理符大利說。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