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昌平線上演一場跨站接力救助

4月2日,在北京地鐵昌平線,上演了一場跨車站、多崗位聯動的緊急救助。

當日晚高峰,西二旗站站臺上的乘客絡繹不絕。18時03分,開往昌平西山口站方向的列車關門發出後,正在站臺值崗的文明引導員透過玻璃,隱約看到車廂內有位乘客弓着腰、面色凝重,便立即上報給車站工作人員。接到信息後,綜控員立即聯繫列車上的乘務管理員及生命科學園站,告知乘客所在位置,注意觀察乘客動態。

乘務管理員來到乘客身邊,發現乘客蹲在角落、肌肉痙攣。乘務管理員緊急聯繫下一站。此時,正在生命科學園站巡視的值班站長嶽海思接到手臺通知,“2163次18門,有一名乘客肌肉痙攣暈倒在地……”情況緊急,嶽海思立刻準備救助工作:帶上AED備用,撥打120急救電話,向相關部門報送信息,指揮員工帶上擔架、棉被到達現場,並用臨時圍擋做出隔離區域,爲救助創造空間。

18時07分,當2163次列車穩穩停靠在生命科學園站站臺時,嶽海思已經帶領着員工等候在車門旁。從乘務管理員手中接下乘客後,她大聲呼喚乘客,但此時乘客口吐白沫,意識模糊。見此情況,嶽海思和員工把乘客放在鋪好的棉被上躺好,和駐站民警一起在乘客手機中找到家屬電話,撥打過去告知情況。

正在通話間,乘客突然指了指自己隨身攜帶的書包,嘴裡吐出來微弱的聲音:“藥、藥……”嶽海思瞬間意識到,乘客應該隨身攜帶着藥物。她急忙翻找,拿出了藥物給乘客服用。

約5分鐘後,乘客慢慢清醒過來,能夠坐起身和車站員工進行交流。乘客表示,自己有癲癇病史,吃過藥後感覺身體好多了,可以繼續坐地鐵到昌平站出站回家。嶽海思與乘務管理員和昌平站工作人員對接,確保有人一路護送乘客,才讓乘客上車。

(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 通訊員 李雨軒)

編輯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