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一季度營收同比增6%超預期,股票交易收入創紀錄,投行收入同比下降8.1% | 財報見聞
受益於波動加劇的市場,高盛一季度業績整體跑贏預期,股票交易收入創歷史新高。然而,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集團掌門人大衛·所羅門呼籲特朗普政策議程需要更清晰的方向。
週一美股盤前,高盛公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要點如下:
高盛美股盤前漲近3%。儘管第一季度業績強勁,高盛CEO 大衛·所羅門在財報聲明中警告稱:
股票交易業務大爆發
高盛的全球銀行與市場部門表現出色,收入達107.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環比大增26%。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股票交易業務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4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主要由衍生品交易和投資組合融資業務驅動。這一表現延續了上週其他華爾街巨頭的強勁勢頭,包括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同行也在同期錄得創紀錄的股票交易收入。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業績建立在高盛2024年股票交易部門收入已經增長近50%的基礎上。
此外,固定收益、貨幣和商品(FICC)部門收入達4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略低於預期,儘管增速相對溫和,但仍是該銀行歷史上最高的季度收入之一;該部門中的融資業務表現強勁,尤其是抵押貸款和結構性貸款業務顯著提升。
投行業務面臨挑戰
儘管交易部門表現亮眼,但同樣的市場波動卻讓高盛的傳統強項——投行業務面臨挑戰。
一季度,高盛投資銀行費用收入爲19.1億美元,同比下降8.1%,這主要歸因於併購諮詢業務的下滑。當市場動盪加劇時,客戶完成大型併購和融資交易的意願明顯降低。
Solomon在聲明中表示:
與此同時,債券承銷業務表現良好,收入增長8%,達7.5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資產支持證券和投資級債券活動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投行業務訂單積壓量較2024年底有所增加,爲未來業績回升提供了潛在動力。
公司繼續保持其在資本市場的主導地位,在全球併購交易、股權發行和普通股發行市場均排名第一,高收益債券發行和槓桿貸款發行排名第二。
資產管理穩中有變
資產與財富管理部門收入爲3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略降3%,主要因股權投資和債務投資收入的顯著下降。然而,管理及其他費用收入增長10%,達到27億美元,這反映了管理資產規模的增長。
截至季末,管理資產規模達到創紀錄的3.17萬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360億美元。
私人銀行和貸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達到7.25億美元,主要受益於貸款業務的淨利息收入增長。激勵費用同比增長47%,達到1.29億美元。
資本回報與股東價值
一季度,高盛向股東返還了53.4億美元資本,包括43.6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共回購710萬股,平均成本爲610.57美元/股)和9.76億美元的普通股股息。
董事會批准了一項高達4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體現了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每股賬面價值在季內增長2.2%,達到344.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