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需24小時機場 陳其邁盼中央盡早評估助產業佈局

陳其邁說,未來若有24小時起降的機場能配合高雄產業佈局,透過物流班機增加,對南部高科技廠商有正面幫助。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國際機場將斥資880億要整建,預計今年4月主體工程動工,2040年完工,但「宵禁問題」仍使機場發展受限,市長陳其邁和立委們紛紛表態,高雄急需24小時供貨機起降的機場,爲此提出在南星計劃區以填海造陸方式打造全新國際機場的想法;陳其邁今日再次強調,南部高科技產業發展,急需24小時機場,也緩解桃園機場飽和狀態。

陳其邁今日受訪迴應,小港機場並不是24小時起降的機場,對貨運航班來說是個問題,廉價航空、紅眼班機都會在晚上起來飛,未來若有24小時起降的機場能配合高雄產業佈局,透過物流班機增加,對南部高科技廠商有正面幫助;長遠來說,小港機場更新改建之外,還是要有24小時機場,地點仍要商討。

陳其邁說,目前南星基地外海、填海造陸的西側,配合未來捷運紅線、國道7號建構便捷交通,尤其國道7號能連結到臺灣各個主要城市,希望交通部將新機場的計劃做整體評估,「不然配合目前臺灣大南方新矽谷產業佈局,航空貨運的需求越來越多,桃園機場貨運也已飽和,南部機場就能解決,不需先到北部再」;他說基於均衡發展、鏈結亞洲主要城市,目前是時候應做評估規劃了。

立委許智傑說,目前已經超過15條新航線到高雄,每週飛至日本、南韓、中國、東南亞等15個主要城市的班機都有7班以上,量能已經超過臺北松山機場,成爲全臺第二大機場,目前他已要求小港機場東側航廈上半年要動工,未來機場擴建工程會規劃美食、住宿旅館和遊憩休閒區,讓機場更加國際化。

「我是最早提出希望高雄有雙機場,而且是24小時機場的立委!」許智傑說,未來新機場要擴充長程航線、提升貨運量,取消宵禁的有其必要,他已邀請運輸研究所加入研究,共同找出適合的新機場位置。

許智傑說,未來新機場要擴充長程航線、提升貨運量,取消宵禁的有其必要,他已邀請運輸研究所加入研究,共同找出適合的新機場位置。記者宋原彰/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