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政府工作報告「對臺三變化」 學者憂:增非和平威嚇促統

陸船翻覆案後,大陸海警常態性到金門海域巡查,加上近年大陸增加對臺軍演和軍機艦擾臺頻次,因此學者分析認爲,今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在論述到「統一」時,前面去掉「和平」,或與大陸促統增加「非和平手段威嚇」比例有關。圖/截自大陸海警局官網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佈任內首個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變化受關注。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受訪表示,此次報告內容體現近年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加大反獨、促統力度,將反獨擴及國際層面,於統一方面增加「非和平手段威嚇」比例等,和從過去的雙向交流、對臺讓利,改更多的以大陸爲主場促融合發展。

李強在第十四屆大陸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表任內首個政府工作報告,在涉臺方面,重申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變化上,相較去年,將「堅定反獨促統」,改爲「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後在提及統一時,前面去掉「和平」二字,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以及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取代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論述。就上述三個主要變化,趙建民5日受訪時做出上述表示。

趙建民說,近年尤其是總統蔡英文第二任內,在國際情勢與美臺關係改變下,大陸對臺政策調整,同步加大反臺獨和統一力度,例如提出民主協商,2022年時發佈《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等,加快推進統一進程。

因此,就此次報告涉臺內容變化,趙建民說,在反臺獨後加上反「外來干涉」,反映近年大陸將反獨力道擴大到國際層面,針對臺灣也針對美國等「外來干涉」,雙管齊下,例如在「拜習會」及中美高層會晤時,即不斷要求美方強調反臺獨,並強化國際圍堵,過去要求盟友堅持一中原則,現在還要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及臺諾斷交時,特別強調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等,「反對國際對臺獨的支持」。

趙建民說,反獨促統是一體兩面,今年報告中「統一」前未放上「和平」兩字,原因可能與大陸在統一方面增加了「非和平手段威嚇」的比例有關。他說,現階段大陸認爲臺灣走向臺獨路線,520後未來甚至「獨上加獨」,除了軍演,近期如在金門附近出動的大陸海警船、海監船等,都是非和平手段的威嚇,應用比例比以前高了很多。

改提「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方面,趙建民坦言,過去大陸藉ECFA等對臺經貿讓利,讓在臺灣的企業、民衆受益,和推動跨海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近年更多的是直接吸引臺灣人到大陸去,享受所謂融合發展紅利,例如去年發佈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文件,「這跟過去的兩岸合作是不一樣的」,預計大陸未來會再推出與融合發展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