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電設備傳暫輸陸?港媒:此舉適得其反 讓美企受害

儘管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在英國倫敦進行,但有外媒日前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已要求美企暫停向大陸出售核電廠設備。對此,有分析表示,這項新的出口限制只會對大陸核子發展造成「輕微挫折」,無法阻止大陸加大開發力度,繼續推進核電建設本土化。分析並警告,此舉反而會適得其反,讓美國企業遭遇極大傷害,錯失大陸的龐大市場。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9日報導,有學者表示,若美國核設備出口限制爲真,代表着川普政府在對中關係上更加強硬。目前,中美仍深陷曠日持久的貿易戰,透過針鋒相對的禁令和其他強制性措施,兩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不斷升級。

中國科學院深圳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透露,「核能發電是中國在替代進口技術和零件方面取得明顯進展的領域之一」,美國在晶片和光刻機領域的對華出口限制或許有效,「但核能無效」。

上述研究員還稱,美國新的出口限制短期內可能會對大陸產生影響,因爲大陸正規劃和建造新的核電廠,以滿足能源需求並實現經濟脫碳。但他補充,隨着時間推移,影響將逐漸消失。

報導還指,大陸正致力於發展基於國產設計模式的自給自足核能產業。大陸今年4月核準的10座新反應器中,有8座將使用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反應器。

上述這名研究員再說,美國新出口禁令將對西屋電氣等美國企業造成「極大的傷害」,因爲他們可能會因此錯失大陸這個目前全球最大核能發電產品市場的新機會。「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的核電廠已開始退役,這意味着西屋電氣的業務將減少。」

此前,路透引述四名消息人士稱,川普政府已暫停美國核能設備供應商向大陸發電廠出售產品的許可證。他們並透露,美國商務部已向各公司發出禁令,暫停核電廠零件和設備的出口許可。過去兩週,中美貿易戰從關稅談判轉向互限供應鏈,核設備供應商等衆多公司受到銷售限制。

對此,美國商務部尚未就核子設備出口限制的消息迴應。然而,一名美國商務部發言人5月28日證實,正在審查對大陸具有戰略意義的出口產品。發言人在聲明中指,「在某些情況下,商務部在審查期間暫停了現有的出口許可證或施加了額外的許可要求。」

據大陸觀察者網報導,近年大陸核能發展「核動力」拉滿,核電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顯著增強。大陸核能產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顯示,大陸在運、在建和核準建設的核電機組共102部、裝置容量達到1.13億千瓦,核電總體規模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已暫停向大陸出口核設備商品的銷售許可,預料將影響大陸核電運作。圖爲大陸今年商轉的漳州核電一號機組「華龍一號」。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