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國大城市涌現一種全新火爆生活方式——森系生活

據我觀察,其實自前兩年的疫情開始,在國內的大城市中,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悄然流行起來了,那就是“森系生活”。

所謂森系,從字面上理解來看,就是象徵着“迴歸森林“的生活場景。而暢想開去,它在現代意義上,意味着一種來自於的大自然深處的力量,那就是健康、自然、高負氧離子含量,而它與現代科技結合之後,也與綠色科技、新能源和可持續發展觀這樣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當這種理念反饋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上,不僅技術上可行,更是切合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因爲它可以營造出一種滿滿的“鬆弛感“。

從經濟視角來看,現在國內經濟增速在下臺階,大家的消費偏好也從誇張和炫耀走向了迴歸質樸和滿足內心的充實。森系不僅象徵着質樸,更是一種療愈。這種療愈在當下似乎是必須的,他們能療愈人們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如意,療愈令人焦慮的經濟環境,更是療愈對高速運轉現代文明的不確定性的擔憂。

(圖:中國電建北京山谷項目)

其實,這種模式和流行風潮最早來自於歐洲和日本。

歐洲是森林綠化覆蓋率率很高的地方,其中芬蘭和瑞典分別是72%和68%,而亞洲的發達國家如日本和韓國,森林覆蓋率也是達到了68%和64%。所以我們回想印象中的北歐風情和日韓風情,大概腦海裡的畫面都是綠色、現代和簡約的生活方式。

可以說,科技革命、消費風潮和心理需求三大方面的改變,都成爲推動森系生活的三種主要驅動力。那麼這種生活方式是如何影響我們國內的呢?我從下面幾個層面來分析一下。

1

森系生活的4種表現方式

其實森系的流行最早來自於時尚界,所謂“森林系女孩”,就是指一種時尚潮流,它也是一種擁抱大自然的態度,即清新、自然、超凡脫俗,有如走出森林般的感覺。如今這個詞已經演繹爲一種熱門的人生態度。

而這種人生態度轉變到生活場景層面上,我們就能看到在住區生活、時尚商業、度假康養等不同場景上,都有很好的體現,引領着時尚的風潮。

其實,越是大城市,越嚮往森系生活。

比如在北京,朝陽區的奧森公園周邊的住區,是北京健康體育愛好者和焦慮中產們的最愛。每天早晨早起在公園跑步,已經成爲多數中產家庭生活的必須,它是療愈生活壓力的最好的良藥。

而有公園的住區在上海也是備受青睞,比如上海最大規模的高端住宅區,都集中在世紀公園旁邊,那也是因爲這是上海晨起跑步的聖地。在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周邊的森系生活與華爾街的金融市場無縫融合,構建成一種世界級的生活方式的氣質。

(圖:紐約中央公園)

而在成都,作爲中國最有鬆弛感的城市,也與它最早提出“公園城市”的理念關係緊密。那裡連綿密佈的公園集羣,給天府之國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森系時尚之都的流行氣質。

(圖:成都公園城市規劃)

同樣的,“森系“在現代城市商業、度假和康養業態中,也呈現出一種不可或缺的方式。

不過森系商業往往處於非城市中心地帶,雖然地段較偏,但他們都有着優質的生態環境空間。而這類商業的打造,經過這些年來的摸索,開始形成了自身的邏輯。

回到我們熟悉的地產領域。在行業內的四大名盤中,幾乎都與森繫有關。除了阿那亞代表了“深藍”的文藝,麓湖和良渚文化村都是代表着一種“深綠“的森系度假風。

2

森系商業:神盤青睞的新商業模型

森系商業是這兩年整體實體商業不景氣的環境下,少數流行起來的一種新商業形式。

這類商業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創建自己的人流聚集的引擎。而能打造引擎的有很多種方式。一般情況下,環境和配套本身就是個基本引擎。結合這類綠植環繞的環境,所打造出來的諸如露營、市集、運動等當下熱門的一些內容,則是一種有效的表現方式。

不過植入了這些業態,並不代表就能成功,關鍵還是要有獨特的文化氣質和靈魂,不然就變成了廉價輕文旅項目的拼湊。

舉個案例。

良渚文化村最近新開的玉鳥集商業,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周邊就有大量的文化共建設施所形成獨特氣場。大衛柯普菲爾德設計的良渚博物館,安藤忠雄設計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還有美麗洲堂教堂,圖書館,這些充滿文藝氣息的公共建築,就是這類項目最好的文化賦能。

而在玉鳥集的項目最東部,也有位於最東面的建築師柳亦春設計的「大谷倉」,這是個集「圖書、展覽、文創、餐飲方式」爲一體的集合空間,作爲本地社交與公共生活新站點,服務在地社區與外來遊客。

無獨有偶,麓湖近期新開業的麓坊中心,也是典型的綠意盎然的森系商業,而它的開業,更是離不開麓湖獨有的都市文藝的文化氣場。

而在日本,著名的森系商業榆樹街小鎮,也不是獨木成林,它更是與周邊世界級度假項目石之教堂、輕井澤虹夕諾雅酒店交相輝映。這個度假村本身豐富多樣的配套就是重要的吸引物。

(圖:輕井澤榆樹街小鎮)

所以當一個地方有了文化內容、文化活動和文化社羣之後,就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引力場域,而這種場域就構成了人流的引擎和復購的動力。

除了環境配套和吸引物,這類項目的建築本身也都是精心打磨的作品。優秀的商業項目都是有着優秀的建築設計和景觀設計,他們能把那種鬆弛感、綠意環繞的生活方式,用優美現代的設計語言呈現出來。

恰到好處的街區尺度、森系現代飄逸的立面、多層次的景觀公園、張弛有度的廣場和高品質的構築物,都形成了森系商業的形象氣場,這些是美好生活方式的最直觀的表達。

還有一點,這類項目都有着獨特的業態模式。這類項目裡所承載的業態和品牌,跟城市中心區的商業往往都很不一樣。他們都有着獨特的個性,每個業態都有自己的粉絲羣體,聚沙成塔,構成了自身的集羣。

由此可見,森系商業是一個集文化靈魂、社羣生活、空間創意和獨特商業價值於一體的商業新勢力,他們的底層邏輯需要深度理解才能成功運營。

3

森系康養度假的又一個創新力作

——北京山谷

從森系商業再擴展一個維度,那就是森系的康養度假生活。這類項目的鼻祖還是發自於浙江莫干山一帶。早年成名的裸心谷就是這種森系度假的代表。當年那種心迴歸山林的理念一經釋放,迅速引爆了上海灘。

延續這樣的理念,最近在北京周邊的2小時度假環線內,在燕山山脈一帶,最近有一個藏於山谷之中的森系度假項目最近橫空出世,那就是北京山谷。這是央企中國電建地產集團的一個創新力作。

(圖:北京山谷交通區位圖)

我們領易諮詢在前年也有幸服務於北京山谷這個項目的總體策劃,經過業主方中國電建地產集團2年多時間的精心努力,項目的圖景開始初步呈現。

我們來看看最新一代的森系度假生活是如何演繹的。

首先,這個項目開發的靈感源頭就來自於一片深綠的山谷之地。這裡自然生態條件優越,森林覆蓋率高達71. 2%,位居華北縣區第一。從歷史上看,早在清朝順治帝時候,就將興隆方圓八百里劃爲“後龍風水禁地”,封禁260年之久,當時的景象可謂是“森林滿山,樹木遮天,野獸無數,遍地涌泉” 。

經過這樣的生態涵養270年後,這裡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3-5萬/cm3,夏季平均氣溫18°C,比北京低6-7°C,所以一直是皇家避暑勝地。同時,由於這裡空氣純淨,國家天文臺也在這邊設置了觀測站,夜幕降臨之後,這裡也是最好的暗夜觀星之地。

(圖:北京山谷項目周邊環境鳥瞰)

那麼這樣一塊“深綠”的森系場域空間,應該如何營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呢?

經過我們與業主方的深度調研與思想碰撞,最終選擇了兩個客羣視角進行破題——那就是親子家庭和康養度假,項目緊密圍繞這兩個產業進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的營造。

在一個綠意融融的森系山谷中,把最好的康養療愈、鬆弛度假、親子運動放入進來,再加上極具體驗性度假生活方式社區,就勾勒出了這樣的一幅全新的山谷度假畫面。

而這幅森系山居生活方式圖景拆解出來看,就可以分成自然樂遊、山系閒遊、思想漫遊和森活養遊的生活方式體系,他們分別定位了親子成長、輕奢休閒、美學陶冶和樂活健康等不同的生活方式。

(圖:北京山谷項目鳥瞰示意圖)

那麼從具體的生活方式配套來看,整個項目就按照高水平設計、高審美的方式進行了各個配套的落地構建。

比如,聚焦在親子度假領域,萌寵農莊、彩虹牧場、魔法部落餐廳、探索天地、銀河營地等等,這一系列的多樣化的業態設置,充分聚焦了森系親子度假的內容,形成度假生活方式的聚集,而這些遊樂業態的設置,無一不是與自然和森系高度相關,與北京的城市遊樂形成了全面的差異化。

(圖:北京山谷彩虹牧場設計效果)

而在康養方面,專業的康復醫院和冬季必須的溫泉會館的引進,就是恰到好處的配置。他們爲康養人羣構建了堅實的保障。

在第三個層面,在項目的基礎的度假配套設施中,社區食堂、食野山房、嵐山民宿、鄉村圖書館、既來酒店以及各具風味的合院民宿,也就構成了極具鬆弛感的選擇。

隨着項目的逐步落地,一期的以親子和康養兩條產業線條釋放出的體驗空間已經成型,業主方也與建築設計、成長陪伴、藝文生活、品質度假領域的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之子創立的貝氏建築事務所、北京親子活動第一品牌蝌蚪神奇大陸、三聯韜奮書店、著名文旅度假品牌青普、黃河醫院等等。其中,青普·銀河營地已經率先落地,森系度假感極好。

(圖:北京山谷合作伙伴見面會)

除此之外,在北京山谷,森系不僅是體現在生活方式友好,還在處理周邊的社會生態系統方面,也處處表現得友好與周全。

在北京山谷,中國電建地產承擔了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水電、污水處理、河道治理等等一系列的輔助設施。項目在開發中充分思考了與周邊村民共同繁榮和發展的問題,在獲取的國有商業建設用地之外,和當地村落、當地國有平臺公司以及村民進行多種方式的共建與合作,通過業態創新幫助村民進行就業、創業,助力鄉村產業升級。

這種社會責任也是非常難得的與社會系統共存發展的一種模式。

(圖:北京山谷銀河營地實景圖)

4

森系生活方式總結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對當下森系生活潮流的理解。

“森系”本質上意味着是一種綠色的生活方式和簡約的生活主張。而反映到審美表現層面上,就意味着一種“簡美學“的美學觀。

而這種美學觀在設計上的表現就是:

1、 通過簡約設計只保留明快的線條與色彩。

2、 舒適耐看,是“簡系”設計另一個追求的重點。

3、 在色彩搭配時,一般都會採用低飽和度的白、灰、黑與其他顏色進行組合搭配。

4、 這種現代、簡明的設計就爲繁雜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呼吸感”與“空隙感”,使他們更好地對抗現實生活中的繁重壓力。

從生活方式的內容來看,森系生活往往意味着戶外,與自然的深度接觸。以露營爲代表的各類全新業態的集體涌現,構建起了與大城市生活的高度反差,並形成了健康又有鬆弛感的生活方式,這種有療愈功效的生活方式,也是吸引大家喜愛森系的主要原因。

轟轟烈烈的經濟高速發展大潮之後,中國社會正邁向一種成熟、穩定的狀態邁進,而與社會環境和解的森系生活,想必會日益成爲一種主流生活態度。

更多內容,請參考領易諮詢商業深度觀察系列文章:

》-長安十二時辰

-上海TX淮海

-成都SKP

《-順德歡樂海岸PLUS

《他們用一頭熊,激活了一座城!做對了什麼?》-大連熊洞街

-上海前灘太古裡

《-北京SKPS

《房地產觀察家》新媒體

研究洞察趨勢

深度解讀案例

報道創新事件

項目策劃、創新研發、戰略諮詢

若您尋求項目報道、策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