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害死金賽綸?4大關鍵、韓國娛樂圈「真人版魷魚遊戲」不允許失敗者存活、霸凌文化都是幫兇!

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金賽綸IG

金賽綸的一生,充滿了未成年戀情的爭議、媒體霸凌的折磨、金錢糾紛的壓力,以及職場性騷擾的創傷。這場悲劇的背後,至少有四個關鍵人物,直接或間接地成爲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金賽綸的死,並非單一事件,而是韓國社會「真人版魷魚遊戲」的縮影。如果這個產業不改變,那麼下一個金賽綸,還會繼續出現。

圖片來源:金賽綸IG

金賽綸之死,不只是個人悲劇,而是韓國社會共同壓迫下的產物!

第一個關鍵人物是金秀賢,被爆料與未成年金賽綸交往六年,事後選擇冷處理,甚至要求她償還高額債務,最終讓她走投無路。

金秀賢:未成年戀情、債務糾紛,真的毫無責任?

金賽綸的家屬爆料,她在16歲時便與當時30歲的金秀賢交往,戀情長達六年。爲了和他在一起,她選擇離開原經紀公司,轉入他創立的Gold Medalist。然而,這段戀情最終沒有爲她帶來更好的發展,反而成爲壓垮她的沉重負擔。

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

她在公司內部曾協助培訓新人,提供視覺指導,卻從未獲得任何報酬。2022年酒駕事件發生後,金秀賢的公司主動爲金賽綸支付七億韓元的賠償金,當時她曾表達感謝,並表示會努力工作償還這筆錢。然而,2024年,金賽綸突然收到公司的存證函,要求立即歸還這筆錢,讓她陷入絕望。

金賽綸曾傳訊金秀賢求助。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

金賽綸曾試圖聯絡金秀賢尋求幫助,但沒有得到迴應,最終她選擇在社羣媒體上傳過去的親密合照,希望引起對方的注意,然而換來的卻是經紀公司的嚴正否認與切割,將金賽綸塑造成一個試圖炒作的問題人物。這樣的舉動,讓金賽綸成爲輿論攻擊的對象,甚至被罵成糾纏不清的瘋女人。

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

在無法償還鉅額債務、心理壓力極大的狀況下,金賽綸選擇在金秀賢生日當天自殺。這段戀情的真相或許仍有爭議,但無論如何,當金賽綸在求助時被徹底冷處理,這樣的結果是否也讓她最終走上絕路?

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

媒體霸凌:李鎮浩、姜京潤如何在三年內把她逼上絕路?

第二個關鍵人物是娛樂記者出身的YouTuber李鎮浩和姜京潤,以她的酒駕事件爲由,長達三年不斷攻擊她,讓她成爲網路霸凌的標靶,逼得她無處可逃。

韓國娛樂媒體文化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一旦藝人跌倒,媒體就會羣起攻之。金賽綸因酒駕事件遭受輿論撻伐,從那一刻起,她就成爲了媒體眼中的恥辱象徵。

圖片來源:翻攝李鎮浩YT

其中又以李鎮浩的行爲令人髮指,在過去三年內,他發表了數百篇攻擊金賽綸的報導,將她塑造成不悔改的問題藝人。他在直播時當場撥打金賽綸的電話,試圖逼她在鏡頭前道歉。金賽綸的任何行爲都被惡意解讀,當她工作時,被批評是在裝可憐,當金賽綸出門時,被指責沒有真正悔改。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當金賽綸過世後,李鎮浩依然不肯放過她的家屬,不斷騷擾他們,甚至詢問金賽綸的靈骨塔位置。

「就在那一天,讓金賽綸做出極端的選擇...」金賽綸的父親向韓媒《日刊體育》直接表明,李鎮浩纔是真正的殺人兇手,痛斥這種行爲,直言女兒已經痛苦到不想活了,爲何還要持續折磨她?

社羣媒體的力量可以殺人,尤其是當他們將一個人的痛苦,當成娛樂消費的素材時。

金賽綸《無人知曉》劇照。圖片來源:SBS

話劇導演:性騷擾與職場霸凌,復出夢碎的最後一擊

第三個關鍵人物是一位話劇導演,被家屬指控曾對金賽綸進行性騷擾與言語霸凌,當金賽綸試圖復出時,卻遭到無情剝奪機會,最終徹底崩潰。

金賽綸原本計劃透過話劇演出來復出,但就在最後一刻,她被劇組以健康問題爲由強制退出。家屬爆料,真正的原因是金賽綸曾在劇組內遭受導演的性騷擾與言語霸凌,當她向經紀公司求助時,卻被冷處理,最後被劇組強制趕走。

這並非韓國娛樂圈首次爆出這類醜聞,權勢性騷擾幾乎是「潛規則」,敢說出來的人,往往會被雪藏封殺。她原本試圖抓住最後的機會重新站起來,卻再次被狠狠摧毀,這也成爲金賽綸最後的打擊。

圖片來源:金賽綸IG

韓國娛樂圈:「真人版魷魚遊戲」,不允許失敗者存活

第四個關鍵因素則是韓國娛樂圈的環境,在這個產業中,任何一個犯錯的藝人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所有的輿論和惡意指責,將他們一步步逼向絕境。

金賽綸的死,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現象,韓國演藝圈對藝人沒有第二次機會。犯一次錯,可能就永遠無法翻身,網路霸凌無所不在,粉絲與媒體不允許偶像跌倒,社會對藝人的標準比一般人更高,任何負面新聞都可能摧毀一個人的未來。

如果她不是藝人,酒駕事件真的會毀掉她的一生嗎?韓國前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曾被爆料酒駕,但依然是最有希望的候選人之一。同樣是酒駕,爲何政治人物可以翻身,藝人卻要承受無止盡的網路攻擊?

圖片來源:金賽綸IG

韓國新聞媒體對名人私生活的報導,以及大量的網路仇恨言論,都可能傷害他們的心理健康。在電影巨星崔真實、崔的前夫棒球員趙成珉、雪莉、《寄生上流》演員李善均死後,都曾經有過類似的討論。

韓國娛樂圈的競爭殘酷,名人必須完美,否則就會被淘汰。當他們跌倒,媒體、粉絲、社會會羣起攻之,直到他們被逼入死角。而當藝人選擇極端方式結束生命後,這些媒體纔會裝模作樣地悼念。這是一場殘酷的遊戲,而金賽綸,只是最新的淘汰者。

圖片來源:翻攝橫豎研究所

金賽綸的悲劇,韓國社會的悲哀

韓國文化批評家金憲植(Kim Hern-sik)在《BBC》的訪問中曾說,「名人被法律懲罰還不夠。他們會成爲無止盡批評的目標。」

韓國藝人雪莉(崔真理)和具荷拉明明沒有觸法,但雪莉卻因爲言行舉止不符合網民道德標準飽受批評,具荷拉則是因爲跟前男友的官司被網路霸凌攻擊,2019年兩人不堪長久精神壓力最後選擇自殺。

圖片來源:金賽綸IG

「我不認爲金賽綸的死能改變情況,我們需要針對發表低劣言論制定更嚴苛的刑罰。」金憲植認爲,YouTuber爲了獲得點擊數,論壇爲了獲得活躍人數,新聞媒體爲了獲得流量,把網路霸凌成爲賺錢手段,這樣的惡劣行爲必須透過刑罰來制止。

韓國演藝圈的環境是否該改變了?媒體、網友也都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不能只爲點擊率而消費藝人的痛苦。演藝圈的權勢壓迫問題應該被正視,藝人也應該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而不是一犯錯就被社會拋棄。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下一個金賽綸,還會繼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