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赴美大投資…「臺灣有事」機率提高?前國防部副部長3點分析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本月7日在白宮宣佈對美投資設廠。路透

上週臺積電宣佈加碼投資美國,除了投資界重視外,不少人也聯想擔憂起臺海緊張情勢。近期內中國武統臺灣機率如何呢?前國防部副部長、國民黨立委陳永康自2023年7月以來,數度在臺灣舉辦民間版兵推,體檢國防體質,最近一次於上週落幕,設定的是2029年兵推。到底該如何預期?另外,他又如何說明影響中國武統臺灣的3個原因?

此次兵推,想定時間設定在2029年,背景爲美國維持「美國優先」政策,持續與中國競爭及經貿對抗;而中國在與美國競爭壓力下,「一帶一路」倡議推行不如預期,導致經濟停滯不前、內需經濟不佳、通膨壓力高漲,致使人民生活日益窘迫,並質疑領導人終身制。中共爲宣泄內部壓力,以「三海連動,聚焦臺海」方式,運用灰色地帶與認知作戰行爲,分別於黃海、東海、南海製造非軍事行動衝突,臺海則以環臺軍演逐次升高威懾,迫使臺灣進行「和平統一」談判,持續展現不排除以軍事手段統一臺灣的決心。

中國不會對號入座,走進修昔底德陷阱

兵推前,前國防部副部長、國民黨立委陳永康也和媒體茶敘,分享他對美中臺關係的看法。他指出,過去8年(川普第一任+拜登4年),美國對中國的策略維持一貫,大體上有這些作法:同步施壓、法律作爲、形塑氛圍、軍演表態;而川普第二任後的作法則變化爲:重利輕義、巧於談判、擺脫傳統、創建新規、唯我獨尊,利用製造議題,以此強勢主導談判、規則,但方仍維持鬥而不破的境地,不太可能會演變成全面斷交、斷鏈。

儘管美國對中國極限施壓,但美中關係不會走到修昔底德陷阱,「大陸不會那麼笨,現階段不會對號入座。」

至於中國對臺政策,陳永康也總結4路並用,分別爲:攻臺價高、買臺便宜、窮臺容易、困臺省事,現階段中國對臺威懾武嚇不斷,每天都有機艦擾臺,打的是一個消耗戰,「每天搞你,讓你空軍戰機妥善率降低,料配件只要送回美國修,修回來就要一年。」另外,4年前臺灣對中貿易順差約1716億美元,接下來逐年降低,分別爲1500億美元、1000億美元,到去年只剩下700多億美元,「爲了國內(臺灣)的經濟成長,不能再減了。」

臺積電供應鏈遍佈臺、美、中、日韓

而中國對臺是否真的有動武的可能?陳永康認爲機率偏低,原因有幾個。先就大家熟知的「護國神山」臺積電來說,其供應鏈拆開來,遍佈於臺灣、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歐洲。其中中國的家數最多,美國第二,臺灣主要在上層,日本則在中下層,「不能拆開,不然整個供應鏈就斷了。」他判斷,10年內這場戰爭發生的機率不高,因爲只要有人打臺積電,所有人都將是輸家。

第二,位於中國上海的洋山港,貨櫃吞吐量爲全球第一,一個港就抵過全美所有港口的貨櫃吞吐量。洋山港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點,中歐班列都靠它,更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若兩岸戰事一開、航線全停,不但中國一帶一路將呈無米之炊,且經濟成長引擎將瞬間熄火,連帶韓國、日本等倚靠國際貿易的國家都將受創嚴重。這些因素,都讓陳永康判斷兩岸發生戰事的機率不高。

另外,適合兩棲作戰的沙灘,長度需約2公里、深度則要200公尺,但由於離岸風電、沿岸各式工業區的快速建設,這30年來,臺灣西海岸的樣貌已完全改變。現在臺灣的西部沙灘,了不起長度最多隻剩下300公尺,深度最深也僅剩30公尺左右。從經濟部水利署公佈的圖資來看,沿岸一堆建設,西臺灣的沙灘已全部消失,「所以你(解放軍)兩棲登陸完全沒有機會。」。

至於一些擔憂解放軍「以演轉戰」的可能,陳永康也以曾爲海兵的經驗指出,幾乎不太可能:所有陸戰隊上船是沒有牀的,每天坐在艙裡,晃個3天你就崩盤了,所以不會是有些人想像中的那樣。

不對稱作戰無法解決所有難題

就他來看,目前臺灣急需強化的重點,是能源韌性、海上交通線、海纜斷纜等灰色地帶威脅。例如全臺現在的變電所,幾乎都未完成地下化,容易受到外力波及;海纜部分,政府各單位現仍未將領海基線、海底地形圖、電纜路線等相關圖資整合,「在立法院問了8個單位,提出8份報告,8張圖湊不到一起,」無法掌握海纜的脆弱點,疲於應付對岸權宜輪的騷擾。

另外,臺灣目前也尚未建立海纜的修復能量,因此也必須思考,一旦戰事爆發後,臺灣自身的通訊韌性該如何解決。

他也強調,創新不對稱作戰立意雖良好,但千萬不要認爲所有問題都可靠它解決。「我們希望損小、效高、價廉、易行,但天底下沒有這種好的事情。」

他說,每個應對方案,至少都會有一個目的無法達到,例如潛艦對臺灣來說,確實是一種不對稱作戰武器,但價錢很高;而低價的不對稱作戰武器,讓臺灣確實可以獲得戰場上的局部優勢,但損失就不會小到哪裡去。

「沒有最佳方案,只有妥適方案,而妥適的前提是,第一你能不能承受、第二方案可不可靠,第三有沒有調節空間,」陳永康最後建議道。

(本文出自2025.03.10《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