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銀行,年輕人買爆“新三金”

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不把錢存銀行了。

一輪接一輪的降息通知下來,眼下的存款利率,已經比蚊子腿還細了。

點擊上方視頻立即觀看

快刀財經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爲了滿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財經」的視頻內容我們會同步在公衆號上發佈,還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還是犀利但有溫度的內容,還是足夠多的增量信息,還有你在公衆號上可能看不到的獨家重磅。快去視頻號、抖音、B站、小紅書搜索「快刀財經」,關注我們,每天爲你解剖一個新商業真相。

以下是本期視頻腳本:

你知道嗎?

現在的年輕人啊,都開始不把錢存銀行了。

一輪接一輪的降息通知下來,眼下的存款利率,已經比蚊子腿還細了。

1年期定期存款跌破1%,活期存款更是降到0.05%。不止大行在下調存款利率,自打5月以來,就連以高利率吸引儲蓄的中小銀行也陸續降低存款利率。

而且爲了應對息差壓力,不少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都通過"斷腕式"停售5年期大額存單產品,主動調整負債結構。目前,國有大行3年期大額存單的年化利率,與普通定存之間的利差幾乎等於沒有。

這可不是個例,而是傳統儲蓄產品的吸引力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明顯減弱了。

今年4月,咱們的單月居民部門存款減少1.39萬億元,但同期非銀存款,卻大增1.57萬億元。

年輕人們不愛搞定存了,開始慢慢拋棄“存銀行吃利息”的老辦法,一部分年輕人率先開始攢起了“新三金”。把錢分散投進貨幣基金,例如餘額寶、債券基金和黃金基金裡。

螞蟻財富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經有將近937萬90後跟00後的年輕人同時配置了"新三金"組合。

不同於傳統儲蓄的"保本思維",現在的年輕一代更注重資產的實際收益性與抗通脹能力。

當前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而2024年通脹率中樞約爲2%,跑不過通脹,相當於儲蓄的實質收益基本爲負。

相比之下,貨幣基金加中短型債券基金,再疊加黃金基金構成的“新三金”組合,反而能通過分散配置,實現收益增強與風險對衝。

那這到底是個啥原理呢?

先以貨幣基金爲例: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大概在1.5%-2%左右,波動率普遍小於0.5%,夏普比率——“即每承擔1單位風險,能多賺多少收益”,它的數值約爲2.0-2.5,屬於低風險類的穩健資產。

從債券基金上來看:中短債型的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在2.5%-3.5%左右,波動率大概在1%-2%,夏普比率1.5-2.0;而利率債型收益波動更高,年化大概在3%-4%,波動率2%-3%,但在降息週期中的回報潛力更大;

至於黃金基金:長期的年化收益基本穩定在5%-10%之間,但波動率也比較高,大概10%-15%,不過與股債的相關性低,可以有效分散組合風險。

再加上現在互聯網平臺的便捷性,也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可以支持1塊錢起投;債券基金也能通過"10元起購+定投"模式實現小額入局;黃金則以"無紙化"交易和實物兌換功能吸引“怕麻煩”的年輕用戶。

所以現在年輕人,都專挑中短債基"薅羊毛",收益比餘額寶多,風險比炒股小。因此還流行起了"收蛋"文化——債基的基民們自稱“收蛋人”,他們將0.01%的收益稱爲“收一個蛋”,即使每天只多幾塊錢,大家也在“求穩”之中,樂此不疲。

這屆年輕人的理財哲學其實很簡單:不求一夜暴富,只求能夠“苟住”。

"新三金"爆火的背後,正是年輕人被現實逼出的"理財求生欲",當存款利率跑不贏奶茶漲價速度,低利率時代的"生存智慧",不是月光,而是得學會“精算式摳門”。

最後送大家一句理財箴言:"少買股票多攢米,少信虛擬各種幣,不虧就算真有戲。"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本站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雲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羣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於爲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羣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