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泰山陪爬年入30萬”引熱議 當事人迴應:已考慮退出
來源:成都商報
“小夥泰山陪爬年入30萬”引熱議
當事人:最多一天爬3趟,膝蓋磨損大已考慮退出
工作
主要負責給客戶提供拎包、攙扶服務,或提供“情緒價值”
收入
陪爬泰山一次599元,最多一天能爬3趟,加上團隊有大學生兼職,會抽佣金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作爲五嶽之首,泰山是遊客們的打卡聖地,但也因“難爬”成爲許多人挑戰自我的目標。爬山過程漫長又艱辛,很多遊客會因一個人缺乏動力,爬山到中途選擇放棄。而去年開始,社交平臺上便出現了一種新興的服務——“陪爬”。
據潮新聞報道:近日,一名長期進行泰山“陪爬”服務的小夥,因“1天爬2次,白天收費600元,晚上收費700元,一年收入30多萬”引發網友熱議。
小夥
收入跟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正比
3月11日上午,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該小夥陳先生,其表示,他主要負責給客戶提供拎包、攙扶服務,或提供“情緒價值”;至於一天或一年能掙多少錢與個人有關,“我每天要付出十七八個小時,還要直播三小時,不是說來個人都可以掙那麼多。”
通過查看陳先生的社交賬號,記者發現,陳先生曾在2024年發佈一條“陪爬”簡介,上面標註他25歲,是年輕體壯的專業爬山愛好者,且性格開朗,能爲客戶提供齊全的爬山裝備、拍照設備以及當地遊玩攻略。另外,他在當時還寫明,陪爬泰山一次499元,另需報銷門票115元。但在今年1月發佈的一條簡介裡,他則註明陪爬泰山一次599元。
陳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在去年五六月份開始接觸泰山“陪爬”的,在此之前有過做徒步方面的領隊經驗,“(‘陪爬’)基本上都是拉着客戶,輔助他們,幫他們揹包、拍照。如果他們特別渴望登頂,或者說想體驗一下情緒價值之類的話,我也可以選擇去揹他們一段,但不可能背全程。”
對於年入30多萬元的說法,陳先生則表示,並未想過這件事會上熱搜,“能夠賺到錢,主要還是因爲能吃苦。有的時候(我)最多一天能爬3趟,加上團隊有大學生兼職,我也會抽佣金。只能說,我的收入跟我自己每天付出的時間、精力是完全相符的。”
在其提供的一張微信收支截圖中,記者看到,3月截至目前,陳先生就已有1.9萬餘元的收入,且轉賬用戶多備註爲訂“陪爬”服務的客戶。
陳先生表示,自從做了“陪爬”後,他每天都感覺很疲憊,一天忙下來可能都沒有時間吃飯。有時爬第二趟或者第三趟的時候,他的腿甚至都酸得擡不動,“有的時候我也堅持不住,全靠意志力,每天我爬的時候膝蓋也會很疼。”
陳先生認爲,“陪爬”並不是長久之計,自己也在考慮退出。“後期,我也不打算做這個了。(‘陪爬’)對膝蓋磨損很大,包括對我的精力,我每天付出的太多了,感覺整個人挺疲憊的。”至於之後轉型做什麼,陳先生則表示還沒有具體的方向,“就是想休息休息,以後看看乾點什麼別的。”
同行
年入30萬有點誇張
但月入過萬沒問題
對於網上的熱議,也在泰山“陪爬”的90後顏先生認爲,一年30萬有點誇張。“一天兩趟泰山1300元,一天再派兩個單給別人,可以抽成200元。一天1500元,一個月不休息,頂多45000元,但是沒人能做到。”
顏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一年30萬有些誇張,但是十五二十萬還是沒問題的。
顏先生從去年7月份開始兼職“陪爬”,至今接了近百單。作爲男生,服務羣體主要是25到40歲的女性。“陪爬”的服務內容有幫遊客揹包、拍攝、講解等,遊客累了或有要求的時候,他纔會抱着或者揹着遊客走一段,“基本上不會有太多肢體接觸”。
也在泰山“陪爬”的95後楊女士告訴記者,全職的時候她一個月能掙2萬多,但是沒什麼休息的時間。去年她一天上兩趟山,今年沒那麼拼了,一天上一趟。
楊女士說,她接單的遊客以三十到四十的男性居多,一般一個人來旅遊。這些遊客都很好相處,“有的遊客我要幫他揹包他非要自己背,有的遊客爬山前就付全款了,有的遊客甚至會給小費,‘陪爬’結束後還會寫很長的好評。”
楊女士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有些失戀的男生會找她陪爬,她會在路上逗男生笑、開導他。“有些遊客來的時候看起來心情不好、壓力大,但是我們爬山時一路歡聲笑語,他的心情也舒暢很多,整個過程很解壓放鬆。”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孫釗 羅夢婕 綜合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