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啓元大模型GO-1發佈,人形機器人邁入“通用智能”時代
3月10日,智元機器人正式發佈具身智能大模型GO-1,並完成其在本體機器人上的部署。這一突破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從單一任務執行向通用化能力的跨越。GO-1基於創新的ViLLA架構,解決了圖像-文本輸入與動作執行間的技術鴻溝,通過多模態數據訓練賦予機器人自主學習與場景泛化能力,爲家庭、工業等領域的智能化普及注入新動能。
ViLLA架構突破“感知-執行”鴻溝
GO-1的核心在於其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構。該架構由多模態大模型(VLM)和混合專家模型(MoE)組成,相較於傳統VLA架構,ViLLA通過預測隱式動作標記,將感知與執行環節深度耦合,顯著提升了任務理解的連貫性和動作規劃的效率。
通過融合人類操作視頻與多類型機器人數據,GO-1實現了跨場景的快速適應能力。例如,機器人可基於互聯網視頻學習端茶倒水、掛衣服等複雜任務,並根據環境動態調整動作路徑(如側身避讓障礙)。此外,GO-1支持小樣本甚至零樣本泛化,從家庭場景延伸至工業場景時,僅需少量數據即可遷移技能。
儘管面臨執行復雜度與場景適應性挑戰,GO-1的持續進化能力爲其商業化落地提供了保障。通過數據迴流系統,機器人可實時修正錯誤(如調整咖啡杯擺放位置),併兼容不同本體形態,推動羣體智能升級。結合資本市場熱度與技術迭代速度,GO-1有望成爲人形機器人邁向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引擎。
三大產品線佈局全場景應用
智元機器人已構建覆蓋工業、服務與家庭場景的產品矩陣。遠征系列專注於商用領域,A1、A2等雙足機器人適配工業搬運、服務業協作等高強度任務;Genie系列定位開放環境下的多任務輪式雙臂機器人(如G1),適用於工廠備料、設備操作等複雜流程;靈犀系列瞄準家用場景,首款產品X1已上市,預計2025年下半年推出升級版X2,進一步強化家庭服務與康養功能。
產能方面,智元上海臨港製造工廠於2024年10月投產,二期工廠計劃落地張江,目標年產能1萬臺。從B端工業場景到C端家庭場景,智元通過技術閉環與生態開放策略,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功能專精向規模化應用演進。隨着GO-1大模型的持續迭代與產品線的拓展,智元正加速構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生態,爲行業技術突破與量產落地提供雙重驅動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